而吴王府真正开始尝试统一军制,都得到这几年了。
而且,这件事的主导者,并不是一直对于军队比较放任的朱允炆,而是这几年逐渐有了名声,开始推动进一步改革的“小吴王”朱文奎。
大都的吴王府,一开始只有几个人,一把手都能数过来。到后来,人数逐渐增长,职能渐渐齐全,一路上也遭遇了不少问题。不过马王妃告诉朱文奎,不用害怕出现挫折,尽管放手去做就行,反正他们有人兜底。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如果闹大了,她就会给其他人说,是朱文奎年少,也没有接受足够的君主教育。她自己就是个妇人,政治的事情,什么都不懂,也没法去教儿子。因此,出现错误,实在是没办法,希望大家能够见谅。
这个办法一直都不错。而且,在这一系列事情的影响——可能还有铁匠工坊的习惯作用下,朱文奎对于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已经习以为常了。
虽然整天在外人面前摆架子,但相比于其他王公贵族子弟,他对于承认错误,也没有多少心理压力。只要发现自己有错,他立刻就会试图改正,很少考虑这件事对于自己面子的影响。在需要改变既有状况,做出改革的时候,也并不太纠结所谓面子问题。
发现军队状况还是很草台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试图把各地的练兵标准进一步规范化。为此,他计划招募一批了解欧洲军队情况、有丰富相关知识的人士,来帮助制定一套适合吴藩此时情况,能够在各地通用的、灵活实用的制度。
在计划里,这个团队的人员,包括专门研究军事历史的学者,有指挥经验和研究思路的佣兵将军,以及在欧洲各处都有作战经历的老兵。
不过,吴王府当时的经费过于拮据,导致计划一砍再砍。最后,只通过别人推荐,聘请了杰士卡等寥寥几人,任务也削减成了给新兵的训练,编纂更可行的操典——现在颇受朱文奎信任,统帅各部兵马的老杨,反而是那会儿请来,专门做军队文职工作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jzuan.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