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8章 超级团结人成吉思汗 (2 / 5)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最后更新:2025/10/6 18:44:23
        于是,脱欢又拿了《李卫公问对》和《六韬》之类的书给他。还好奇地问,他那边连这种书都没有么。

        朱文奎感觉他是不是在哄自己。他表示,这些书,他那边还是购置了的。但这都是汉人的军事思想啊,哪有蒙古人的啊……

        然而脱欢却说,这就是蒙古人手里最有效的军事典籍了。如果朱文奎想要了解最先进的、蒙古人使用的战略思路,那么肯定就是这些了。

        他解释说,成吉思汗的继业者里,最强大的就是忽必烈;而忽必烈构筑的军事体系里,最核心的战斗力,就是汉人组成的侍卫亲军。大元王朝的中坚力量,便在五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里。不管是南北征伐,还是拱卫大都,都要倚靠这些人。

        之前的大汗靠着草原上的力量打遍了世界,但忽必烈靠着汉军打遍了草原,所以其实还是他的思路更厉害。由此可见,也没必要学草原人的套路,直接学汉人自己的不是更好么。

        朱文奎表示,这些大道理他当然知道,但现在的问题,不就是环境太差,当地组织基础太薄弱,没法直接学汉人的方法么。

        他举了个例子,说之前,大都开始流行说书。有不少人出现在街头巷尾,给大家讲各种故事。

        后来发现,是因为传统的剧团数量太多,不仅在大都附近和希腊地区,连意大利的很多剧团,都跟风到这边来表演,认为在大都混出风头,才算真正出人头地,敢对外宣称自己是个有影响力的文艺创作团队了。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小剧团的生活越来越艰难。这时候,有人带来了东方流行的说书文化。在此影响下,不少演员和剧作家,就开始转型说书。

        这种方式,一般只需要一名演员,对演技、道具、场景之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合适的说书剧本——按东方说法,叫话本,就可以直接找个人多的地方开讲,也不用担心租用剧场的费用。一些流行的话本,还可以同时在城里许多地方一起开讲,互相并不干扰,可以养活很多说书人。

        因此,不少人都开始跟风,把这件事当做业余、甚至职业工作来做。

        郭康也很高兴,还自己写了个话本,讲一个未来的塞里斯人,突然被天兄带到了欧洲,然后开始教化周围百姓,打击蛮族,从头建立一个国家的故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