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6章 明太祖的恩情还不完 (2 / 5)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最后更新:2025/10/6 18:44:23
        “主要是很多人从一开始就这么说。”唐赛儿苦笑道:“我们受不住那个徭役的频率,于是村里的老人去县衙讲道理,县令根本不听,还让衙役赶人。他们就说,县令一向风评不好,不过上头肯定不会纵容他的。我们冒点险,越过县里,去府里告状就可以。”

        “越级去鸣冤,风险很大。官吏们特别讨厌这种行为,所以不管输赢,都会被官府盯上报复。不过那会儿情况太严峻,我们也没法考虑太多了,就请了乡里考过试、去过衙门的读书人,去府里鸣冤。”

        “结果,知府也和知县一个态度,还怪罪我们,说我们派去的人,是个一直帮人打官司的讼棍,专门挑拨生事,这次也是故意来挑拨离间,破坏官府施政的。官府,包括一些百姓,确实一直不怎么喜欢这种人。正好这个读书人以前帮人去县里写过官司状纸,于是就被扣下了,当做刁民给打了一顿。”

        “我还以为只有我们这边,律师的名声才……不那么好呢。”让娜咋舌道。

        “都一样,我们那边其实也不把这种人当正经人,平日里都不太喜欢他们。”唐赛儿点点头:“当然比起衙役,讼师还算好一点吧,毕竟讼师要玩弄律法,从里面钻空子来牟利;而咱们大明的衙役,一向是根本不讲律法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钻空子的问题了。”

        “那次也是这种情况。而且因为大家预期很高,突然发现是这个结果,老乡们一片哗然,觉得知府怎么也这么坏。不过还是有人说,咱们这地方,吏治一直不行,这知府和知县恐怕早就是一伙的了。但是,朝廷总归不至于故意和我们过不去吧?把我们都给累死饿死了,他们有什么好处么?”

        “他们觉得,现在都说省里在安排大家筹备军资,但这种压榨的力度,根本就不是正经想干活的样子。官吏天天下来催逼,滋扰百姓,实际的产出还不如放手不管呢。我们几个老乡讨论一下都知道的事情,省里那些大老爷能不知道?人家都是读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官的人,可以说是天下最聪明的一群人了,这点道理肯定是明白的吧。”

        “就算他想要欺压我们,回头完不成朝廷的任务,倒霉的不还是他自己么?这还能有什么好处么?役使过耕牛的老农,都知道不能把牛往死里用;役使人的精英人才,还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估计就是府里欺上瞒下,我们把情况给行省衙门讲清楚,应该就可以了。”

        “……看起来是没有讲清楚呢。”让娜女侠也不知道怎么说好了。

        “是啊。那次大家学聪明了,怕他们有借口,就让我来出面,乡里的长老和士绅都先躲起来,帮忙的丁壮,也只送到省城就回去,城里的事情,只留我和两名女尼来负责,免得官府借此找事。毕竟这次当代表的,就是个小姑娘,总不能说我是讼棍或者刁民,要来行省闹事吧。”唐赛儿说。

        “结果,省里比府里还苛刻。我们根本没找到投诉的地方,就有衙役来拿人,消息比府里也灵通多了。还好我跑得快,官府派来抓人的衙役还不多。我打趴了两个,赶紧带着大家溜了。事后才听说,不到一个时辰,指挥使就发了兵马,把我们那边给围得水泄不通。”她摇摇头:“他们平时跟海盗作战,怎么没有这个效率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