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8章 又怕明军输,又怕明军赢太快 (4 / 5)

作者:正统大汗阿里不鸽 最后更新:2025/10/6 18:44:23
        虽然和奥地利方面有密约,但哈布斯堡家族自己,其实一样管不住手下这一众领主,经常有人会觊觎这边的收入,前来找事。另外,为了维护区域稳定,也必须主动出击,介入周围的局势。

        当年,威尼斯人安东尼奥破例调动权力,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帮助。当然,究其愿意,其实还是安东尼奥太想进步了——在威尼斯的既有体系里,他向上爬的路径,已经基本到头了。因此,才迫切需要建立一些外部的人脉,让自己得以更进一步。

        在他的运作下,蒂罗尔兵多次参与威尼斯主导的军事行动,作为雇佣打手,帮忙对不听话的周围小城邦重拳出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吴王府方面也获得了很多金钱和商业上的优惠,作为酬劳。而作为中间人的安东尼奥,凭借自己能喊来可靠佣兵的巨大优势,也得以步步高升,最终坐到了元老的位置。

        另外,他们还参与了紫帐汗国进入克罗地亚的行动,并且反过来,借助组织严密的优势,开始影响松散的瑞士联邦。在伯尔尼和苏黎世的矛盾激化时,也是这些山民代表,推荐了吴王前来调解,最后促成了协议。可以说,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当地对于军事力量的建设和使用,都已经非常成熟了。

        现在,蒂罗尔步兵还吸取了明朝和紫帐汗国的一些经验。

        瑞士步兵习惯于把队里的老兵集中起来,放置在方阵之前,配备弓弩、火枪和双手武器,形成一个“前队”。具体的数量,视不同单位老兵的比例而定。

        在前队之后,是一个规模庞大的“主队”,不过随着军队的正规化,瑞士军队中,长矛兵的比例其实不高。大概只有一两成的人,负责充当长矛手,在队形外围形成一个“壳”。其厚度,一般只有四列纵深。在这个巨大的空壳里,全都是使用双手大剑和斧戟的老兵突击队,负责在局势合适的时候,对敌人发起冲击。

        主队之后,一般还有个“后队”,情况和主队差不多。主队与后队的形状,也未必是方阵,而是看情况而定。很多时候,被称为“猪嘴”的楔形阵反而更多见,因为瑞士人更喜欢用步兵阵直接冲击敌人。

        当然,他们最出色的地方,反而是阵型的灵活多变。比如瑞士内战时期,为了防止自己被同样懂行的老乡突破,双方都排出了厚达20排的阵型。而后来去意大利,和西班牙长矛手、剑盾手交战时,瑞士人只留了三排纵深,就击溃了对手。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才是优秀军队的特征。

        而相比于他们,蒂罗尔虽然距离明朝本土非常遥远,但这些步兵受到的明朝影响却很大。首先,就是编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