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少数人,侥幸存活了下来,并且真的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
而普洛科普,也是这种临时凑数上去的人。
在塔博尔派内部,他早年的定位还是“辩经高手”,主要是靠嘴炮去和敌人战斗的,并且因为驳倒了教会专门从巴黎请来的“国外专家”而出名。最开始的时候,他自己可能都没想到,会被推举到军事指挥的位置。
教会里原本就有一些纯学术路线的人。因为哪怕在神罗,也多少是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地方的。这些人更符合刻板印象的那种老学究,终生在大学和修道院里头释读经书、研究经院哲学、进行神学和文学创作。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人书”的生活。
波西米亚作为比较富裕的地方,也有能力维持一些学术氛围。在布拉格,先王查理就开办了一座规模颇大的大学,号称能和巴黎大学分庭抗礼,是公教世界在中东欧最大的研究中心。教会也创办了几座修道院,招揽了不少人在城里居住。
这些地方,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独立的领地,内部相对而言还算比较有秩序,可以接受其他人的保护,不会哪天莫名其妙就被蹦出来的土匪骑士给干掉了。因此,尚且还有潜心研究的空间。
像胡斯神父,就算是这种学者型的神职人员。虽然是农民出身,但他因为过于“学霸”,所以很早就去了大学读书,二十多岁就留校当了教授,不久之后还升任布拉格大学校长。
一开始传教,也是在城里的教堂。等他深入乡村的时候,已经颇有威望,身边有一群追随者保护了,因此也不用亲自和土匪们对打……
只不过,哪怕大学,也终究逃离不了外部各种局势变化的影响。甚至,这边的冲击,来得比外部还要早。只是学校里的各种势力,虽然激进,但都比较菜,所以很多时候,影响没有那么大罢了。布拉格大学也因为民族矛盾,产生了分裂,并且最后和教会发生冲突,迫使胡斯等人出走。
虽说胡斯派有推举神父领兵的传统,但相对于这种学究,大家肯定更信任那种常年在基层摸滚打爬、确实有很多军事经验的神父们。然而,随着冲突愈演愈烈,塔博尔派得罪了众多教会和世俗领主,时不时需要和其他人交战。
很多神父,不管是有一定军事经验,还是纯新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他们或是殉道,或是被罢免,退出了指挥的岗位。而普洛科普,一个之前没什么战斗和胜利记录的人,反而坚持了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