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沉吟道:“薛侍读之意,倘若昭帝一开始选择重用上官桀和桑弘羊,让这二人相互制衡,或能避免霍光专权之祸?”
薛淮应道:“从后往前看,这样的选择似乎更合理一些,此二人的能力和势力不相上下,谁都无法轻易奈何对方,昭帝若是选择他们,或许能采取制衡之道,令他们相互牵制,要比霍光一家独大更合理一些。”
太子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
他觉得这位年轻的侍读在暗示什么,可是对方的话语没有任何破绽,始终紧扣故纸堆中的史料。
即便如此,他仍旧忍不住暗自遐想,当今朝堂之上,谁是上官桀谁是桑弘羊,谁又是霍光?
回到这个话题本身,太子在片刻后正色道:“昭帝之所以选择支持霍光,是从朝廷的根本利益出发。”
薛淮道:“还请殿下指点迷津。”
太子饮了一口清茶,整理思绪道:“方才侍读曾言,上官桀和桑弘羊作为武帝任命的辅臣,他们是武帝时期国策的坚定拥趸,具体而言就是延续盐铁官营等一系列政策,而百姓对此早已苦不堪言。若要维持社稷稳定,必须要修正武帝后期的策略,让百姓休养生息。从本质上来说,昭帝和上官桀等人在政见上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相反他和霍光立场一致。”
薛淮敬佩地说道:“殿下明见。”
“昭帝是从国家安危的角度出发,重用上官桀等人意味着要支持他们的政见,反之重用霍光则能君臣同心,至于往后的风云变幻——”
太子顿了顿,轻声叹道:“道同方获其利,道异惟受其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