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炎非常自然地将话题转移到薛淮身上,继而道:“这两年你的赤忱之心令人赞叹,国朝那么多年轻官员,如你这般忠贞的寥寥无几。当初有人嘲笑你不自量力,我却不这么认为,你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否则定能展现峥嵘。果不其然,陛下调你去协查工部贪渎案,你便拿出惊艳朝野的表现。”
“阁老谬赞。”
薛淮面色如常,镇定地说道:“下官只是谨遵陛下的教诲。”
“能记得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品格。”
孙炎顺势说道:“就拿今科春闱来说,景澈可知陛下的愿景?”
薛淮坦然道:“公平公正,为国选贤。”
孙炎赞道:“正是如此。那日岳侍郎所言,相信景澈还能记得,其实这也是我想对你们这些年轻官员说的话。科举作为国朝抡才大典,关系到无数举子的命运,亦会影响到朝局的稳定,你我身为考官断然不能大意。”
薛淮应道:“下官谨记。”
孙炎这一刻想起欧阳晦让罗珣转达的叮嘱,暗道面前这位年轻的翰林确实沉稳了不少,光是这份气度就要胜过以前的骨鲠强硬。
他倒也不急,继续说道:“你有令尊的言传身教,又得沈尚书倾力教导,单论眼界见识已经超过同龄人不少,更不必说你还有一身凛然正气,故而我希望你能成为今科同考官的表率。”
眼见他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丢过来,薛淮逐渐触摸到这位貌似老好人阁老的真正意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