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看似云雾缭绕,实则戳穿那层面纱之后,一切都有迹可循。
用薛淮前世的惯用俗语来说,那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柳彧之所以在高廷弼合情合理的质疑之下,依旧坚决力保那份答卷,原因其实很简单——要么他真心赞赏这名考生的文采,要么他有必须这样做的理由。
薛淮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其实他有着相同的处境,只不过当初他对姜璃讲得清清楚楚,他不会因为这是太子的请托就徇私,最多只能以公正的态度对待那几名考生。
但是柳彧显然做不到。
或许就如高廷弼所言,柳彧完全依赖岳仲明的提携和庇护,他根本没有反抗对方的底气。
薛淮依旧留了一个心眼,高廷弼显然是要引导他,把柳彧反常的举动直接和岳仲明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没有实证的前提下,薛淮不会轻易做出定论。
“这个柳幼文把我们当傻子,真当我们看不出来他的小心思?要我说,那份答卷必有古怪,多半就是关节通贿!”
高廷弼仍旧气愤难消,语调冷如寒冰。
所谓关节通贿,便是太子让姜璃转告薛淮的这种舞弊手段的通称。
薛淮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平静地看向高廷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