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宁珩之还是欧阳晦,甚至包括沈望这样的清流领袖在内,在他面前永远戴着无数层面具,揭下一层又是一层。
纵如此,他依旧能洞悉这些人的内心,便如宁珩之今日的再次退让,他知道这是对方有意为之,再往前一段时间,当宁珩之举荐岳仲明接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就大抵猜到这位首辅的心思。
可他依旧很满意。
原因很简单,目前朝中没人能替代宁珩之帮他打理这个庞大的帝国,所以他只需要宁珩之知进退懂分寸,这是君臣二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玩久了难免会腻味和疲惫,天子偶尔也想看见一个干净真诚的臣子,只是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
但凡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五年以上的臣子,在他面前都会不自觉地戴上面具,至于那些刚入仕的年轻臣子,要么愚蠢虚伪如崔延卿,要么畏畏缩缩如高廷弼。
以前的薛淮只符合一半的要求,毕竟天子只想看到臣子的真心,而非身边出现一个时刻要直言进谏的诤臣。
直到工部贪渎案结束后,天子发现薛淮确实有了改变,虽说依旧有着刚直的底色,却懂了些人情世故,不像以前那般偏执,因此有意再试探他一番,这才有了方才的故作姿态。
此刻看着薛淮的神情,天子讥讽笑道:“侍读学士也不满意?”
“陛下,臣从来没想过高官厚禄。”
薛淮隐约猜到这位此刻的心理状态,那是一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感觉,他收敛心神继续说道:“臣愿以人格立誓,臣并非有意欺瞒陛下,只是为大燕社稷考虑,臣愿承担此事的责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