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宁杀错不放过啊。”
范东阳这句话里并无讥讽,反倒有几分欣赏和赞许。
薛淮言简意赅地说道:“只求公平。”
范东阳颔首道:“本官没有意见,不过这是内帘事务,自然要由两位主考定夺。”
岳仲明沉默不语,孙炎则缓缓道:“薛侍读这句话说得没错,科举考场最重公平公正,否则我等对不起陛下的信重,亦对不起数千位举子的寒窗苦读。这五份答卷理应黜落,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纷纷赞同。
关节通贿之事,历次春闱屡禁不绝,或者说根本无法禁绝。
这种手段隐蔽且有效,不像考题泄露或者集体舞弊牵连甚众,查出一人就能拔出萝卜带出泥,最后形成震动朝野的大案。
通关节最少可以是一名考官和一名考生的单独联系,考官基本能确定自己会去哪一房阅卷,而考生只需在答卷的时候选择对应的五经之一,然后答卷的水准过得去,考官便能将其推举上去,实在不行也能搜落卷。
正因为这种事无法杜绝,朝廷对此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已经形成科举考场上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纵然事主露出马脚,主考官也不会将事情闹大,涉事考官可以事后追责,却不能因此影响整场春闱,这就是孙炎如此定夺、众人没有质疑的根源。
薛淮的神情依旧沉着,当他从岳仲明口中听到东宫的暗手,他就知道这件事瞒不住,此刻没有坦白,并非他想要自保,而是时机还没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