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鸾沉吟道:“我觉得此事有些古怪,按说如今两淮地界发放的引窝数量已经超过八十,这足够各家盐商的用度,如今突兀新增引窝却是为何?”
大燕的盐政制度不算特别复杂,以扬州盐运司为例,他们会放出一定数量的引窝购买权,只有得到盐运司审核通过的盐商才能购买引窝。盐商在拥有引窝之后,每年向盐运司申请购买盐引,再凭借盐引去盐场实地购盐。
每张引窝的价格不同,核定的盐引配额亦不同。
比如沈家拥有十六张引窝,每年可领盐引总数为六万余引,一引可购盐四百斤。
简而言之,拥有引窝的大盐商类似于总销商,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去向盐运司申领盐引,然后或者自用或者卖给中小盐商,后者相当于二级分销商。
目前扬州境内,只有八家大盐商有资格购买引窝,除了沈家和扬州四姓刘乔郑王,此外便是白、葛、黄三家。
以实力而论,刘、乔、沈三家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接下来是郑家和王家,白葛黄三家最末。
上一次盐运司增发引窝是在四年前,按照常理而言,除非短期内新增大量盐场,否则盐运司不会频繁增发引窝。
“确实有些古怪。”
沈秉文缓缓道:“根据泰兴县和海门县传回的消息,这几年两淮新开的盐场不算多,并不足以支撑盐运司特地开场增发,但是从近来盐商之间的风声来看,盐运司这次会有大动作。”
如果盐运司并非故弄玄虚,这对于沈家而言将会是一次较为严峻的考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