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济民堂内宅书房。
徐知微临窗而坐,面前摆放着一本薄薄的册子,那上面记载着柳英派人搜集而来关于薛淮的信息。
开篇就是薛淮参加科举的过程,他作为大燕历史上最年轻的探花,十六岁便进入翰林院,历来为人津津乐道,但是柳英在上面留下的批注略显刺眼。
在柳英看来若无薛明章留下的人脉关照,薛淮如何能创造一年时间连过六关、从白身到探花的奇迹?
要知道就连他的老师沈望亦做不到这一点,难道薛淮的才情天赋比那位清流领袖还高?
说到底这不过是官场之上常见的公器私授。
徐知微不反对柳英的这番论断,但她同样不认为薛淮完全是靠投机取巧走后门才能高中探花,因为她看过那首咏梅词,薛淮确实是一个才情卓著的人。
至于后面薛淮入仕之后的经历,徐知微没有发现太明显的问题。
窗外夜色泠泠,一轮弯月孤悬夜幕,平添冷清萧瑟之意。
回想白天所见,徐知微眉尖微蹙。
其实在薛淮和沈青鸾踏入济民堂的那一刻,她便从管事口中知晓对方的身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