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今靠着冰冷粗糙的水泥管壁坐下,从背包里取出那半块用生命换来的压缩饼干,小心翼翼地掰成两半,将稍大的那一块递给坐在对面的辛言。在这个末世,分享食物是最高级别的礼仪,也是一种清晰划定界限的行为:我们合作,但我们依旧独立。
辛言接过饼干,并没有立刻食用,而是就着微光仔细审视了一下,然后以一种平静到近乎冷酷的客观语气陈述:“根据我们刚才的行进距离、海拔变化、负重以及基础代谢率计算,我的能量消耗比你低大约百分之十五点三。按照资源最优化分配原则,我理应获得更少的份额。”
言今正小口啃着那干涩得难以下咽的饼干,闻言动作有了一瞬间几乎无法察觉的停滞。他拿起水壶,抿了一小口,让水的冰凉湿润喉咙,才缓缓开口:“生存不是简单的算术题。可持续的合作需要双方都保持基本的行动能力。这更像是一种……必要的战略投资。”他刻意选择了一个冰冷而功利的词汇,试图掩盖其下可能悄然滋生的、名为“信任”的嫩芽。
沉默再次降临,这一次更加沉重,仿佛能听到灰尘在微弱气流中飘落的声音。只有两人细微的咀嚼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响,更添几分寂寥。
“你的‘无法说谎’,”言今再度打破沉默,声音在黑暗中传播,带着一种奇特的质感,“是否存在边界?比如,是否意味着你不能隐瞒任何信息?”这是他必须勘定的红线,一个完全透明的盟友,在某些情况下等同于一个致命的负担。
辛言的回答如同她整个人一样,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谎言’的准确定义,是主动陈述与自身所知事实相悖的内容。因此,对于我未知或未经充分验证的信息,我可以回答‘不确定’或‘不知道’。如果信息直接关联到我的核心生存安全,例如最终的避难所位置或某些保命手段,我有权依据生存本能选择不回应。但是,”她特别强调,语气不容置疑,“任何我主动提供或选择回答的信息,其真实性是绝对的,受规则强制约束。”
这个回答让言今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这意味着她并非一张任人阅览的白纸,她保有必要的防御策略和隐私空间。这种建立在严格逻辑和自我认知基础上的“有限诚实”,反而比那种毫无原则的、赤诚的坦白更让人感到可靠。这是一种可以预测、可以规划的合作基础。
“你应对那几名掠夺者的策略,效率很高。”辛言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回言今身上,语气像是在分析一个精妙的数学模型,“你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人类心理中的从众、恐惧和猜疑弱点,成功地瓦解了他们的集体行动能力。这种方法论,与古代法庭辩论中的修辞术和逻辑谬误应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加直接、高效,剔除了所有非必要的修饰。”
沉默纪元第三章:脆弱的同盟
言今的嘴角牵扯出一个近乎苦涩的弧度,那不是一个笑容,而是过往伤痕的抽搐。“以前靠这个吃饭。现在,靠这个保命。”他言简意赅,显然不愿多谈过去,随即巧妙地将话题转向对方:“你呢?在‘词律’改写世界之前,你研究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