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铭将目光放到另一本手抄本上。
从书名就能看出来,这个手抄本应该是关于古甲文的。
翻看书面,两个黑色粗体古甲文字映入眼帘,在这两个文字旁边,则是大段大段的说明性的繁体字,和部分简体字。
由此可见,这本《古甲文经析》,沈昱肯定是贡献了不少,否则不可能有简体字出现。
两个黑体古甲文他一眼便认出,正是‘山经’二字,但那些附属的说明性文字,却让楚铭眼前一亮。
《古甲文经析》以‘山经’为基础,附属文字则从二字的形态出发,讲述如何通过古甲文形解读出初步的意思。
有了初步的理解,接着就是以形为方向,结合古甲文子本身,分解出边旁部首等细节,总结形成一套与繁体字对应的解读之法。
楚铭翻看到第二页,上面就是古甲文拆解出来的边旁部首,以及组合而成的古甲文子,并配有简体、繁体文字说明。
他又翻看了几页,记住了不少古甲文边旁部首以及常见的组合方式后,大概知晓了这本手抄本对古甲文的解读方式。
简单来说,第一步就是跟他之前一样,通过形来判断文字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