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挺有才华的,也很聪明!
我举个例子,他上大三的时候,为争取到青年电影制片厂的赞助拍毕业作品,当时电影普遍用胶片拍摄,器材较贵。那届班上有19个学生,名额只有4个,拿到钱就能拍一部像样的短片,作为未来成为导演的敲门砖,而且如果能在电影节获奖就更好了。
他想了个办法,把外国人可能感兴趣的元素——阶级、民族、教堂、崔健的歌有意识地编在一块,写了一个朝鲜族男人和两个北京青年的故事。
这个办法让他拿到了赞助,也获得了电影节的青睐。
他跟我说,“非常不耻的行为,羞愧了很长时间,”
第一个奖是圣巴塞斯蒂安电影节的短片银奖,在西班牙,他和国外学生交流,很客气很愉快地聊天,然后是看对方的片子,那感觉就四个字,“不明觉厉”,金奖到现在他还记得,拍的巴西养鸡场,他愣是没看明白。
对,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学生短片单元,圣巴斯蒂安电影节算是国际A类,没啥知名度,毕竟欧洲艺术电影的圣殿是欧洲三大,西班牙的电影节肯定名声不显…”
然后一堆网友评论‘野鸡奖’…
沈言则道:“也不是野鸡奖…反正你只要记得除了三大,其它几个A类电影节都属于地区性的奖项…对了,当年《一声叹息》拿了开罗电影节大奖,好像被王硕嘲讽‘乡镇企业奖’,开罗电影节也属于A类哦,不是说A类就牛逼!”
“华语电影,要么去欧洲三大,要么去东京电影节…再不济去上海国际电影节,但凡跑到其他欧美亚非拉的各大A类电影节上,远赴重洋去参展,如圣塞巴斯蒂安、蒙特利尔、卡罗维发利、洛迦诺、开罗等等,那其实纯粹就是为了镀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