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讯风头太盛,且已经拿过两次金马奖了。赵滔嘛,哈哈,懂的都懂,她的奖运实在太差;至于孙丽,很悬很悬,《影》的剧情不足以支撑她走到影后位置……最重要的是,这是金马奖,是有惯例的,会为台省电影保留影后或影帝……”
不待林楠和刘艺菲反应,郭幡就已经笑呵呵地分析了起来。
“郭导,你的意思是咱们内地的这三位女演员,大概率都会止步提名?”
“大差不差吧。主要是比起最佳女演员奖的竞争来,最佳男演员奖的竞争要更加激烈:段亦宏,两座A类影帝;邓朝,一座A类影帝;徐争,同样也是演技派,而且是《药神》的男主角……男演员这边可不好微操,即毙掉三个大热门给台省的小鲜肉让路!”
林楠忍俊不禁地附和道。他在做了一次威尼斯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后,明显就对奖项分配的学问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尤其是那些覆盖范围比较广,影响力比较大的电影节和电影奖项,这些奖项的评委会在最后决定各奖项归属的时候,是有一个潜规则要遵循的:
小范围内可以操作,但主框架和标准不能乱;越是众望所归的模块和电影,就越不能胡来,要谨小慎微;得平衡,不能霸道。
否则亏损的就是奖项的公信力,会沦为笑柄。而长年累月这么搞的话,奖项会彻底变成“水奖”,口碑一落千丈且不可逆。
当然了,内地的个别奖项就不在乎这些了,因为他们面向的群体只是内地;那群组委会的人也很清楚,奖项对内地之外的电影剧组吸引力微乎其微,尤其是对东南亚地区的电影,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
另外,在内地,他们这些奖项就代表着“主流”,代表着官方……地位高高在上,无可取代;所以在决定奖项归属的时候,他们自然可以“一意孤行”,且完全不用在乎普通观众的意见,更不用在乎市场反馈的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