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失败,变成丧家之犬之后,儒家就迎来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挑战者,朱杨和墨家。
朱杨主张,虽利天下,一毛不拔,一城不取。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兼相爱交相利。
这两个学派完全是两个极端,一个主张极致的自我保护,人和人最好不要有物质交换,这样大家都能过好日子。另一个主张大家都要爱人,爱别人要和爱自己一样,大家都互相爱,互相满足,这样才是好日子。
但这两个理念都是理想主义者的想法,都无法实践,就衰落了。
大家不可能只靠理想就能生活下去,大家需要的是能实践,能让现实变好的理念。于是法家崛起,法家通过法律进行了资源再分配,很是有效,各国纷纷变法。
伊东鸭太郎的理念就是完全的理想主义,天真地认为变化就能更好,完全不接地气,完全忽视了现实的问题。
推翻幕府简单,可管理这个国家的人没有变化,还是地主。就很难推行改变,所以需要做的还是汉朝化。
只有让人才流动起来,才能从上到下改变。不然只改变幕府,没什么用,因为地主没变,他们还是玩自己的游戏。
这就是客观现实,只推翻幕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伊东鸭太郎认为和鬼兵队合作就能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就和朱杨、墨家一样天真。
当然了,这些理想主义者是推动礼乐进一步崩坏的必要角色,如果没有理想者提出理想,那么人类就很难畅想未来。只是理想主义有局限性,要落实还是需要结合客观条件。
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