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千七百零六章古怪 (2 / 4)

作者:龙之宫 最后更新:2025/11/1 19:01:10
        总之每个地方都会面对阶级矛盾,就要面对内耗。而如何缓和调节阶级矛盾?那就是推出一个国王,一个僭主。

        为什么战国的时候法家会脱颖而出?因为法家解决了儒家和墨家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把君主、贵族、国人团结了起来。法家让君主压制贵族和国人,提出富国强兵的方法,三个阶级一起去埋头扩张,成功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而儒家和墨家只能对贵族和国人有利,就很难团结对方。那就只能继续对抗了,但对抗也算时间。一旦其他国家进行变法,那么内耗的国家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商鞅不被人喜欢,出门要带着士兵保护,死得也很惨。但商鞅的变法却没有被废除,因为商鞅变法第一次提出了军功爵,让扩张的红利覆盖了君主、贵族、国人、野人。在制度上确保了君主可以持续地选拔人才,长期地压制贵族和国人。

        贵族和国人自然是恨死商鞅了。

        毕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什么才是上士?掌控了话语权的才是上士,没有话语权的中士就只能跟随,根本没有安全感。

        法家帮助君主占据了优势,但君主必须完成富国强兵的目标才行,而富国强兵自然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法家不是无缘无故地压制的,而是提出了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目标,并且通过扩张来实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目标。

        儒家和墨家做不到,儒家的大同世界和墨家的兼爱非攻,都很好听,但无法落实。在法家之前,儒家和墨家都有机会实践,可惜他们只能为自己的阶级谋利。最终法家才脱颖而出。

        古希腊其实也是如此,平原、海滨、山地三个地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转变为按照每年粮食收入不同的几个阶级继续争吵。最后还是推选出了僭主,让更多人加入公民议会,才进入了辉煌的时代。

        还有罗马的元老院制度,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一个独裁者快速解决问题,然后有了终身独裁者,最后又出现了罗马皇帝。

        第三千七百零六章古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