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人只相信具体的人,不相信抽象的善良。
        善良就算一直存在,也是抽象的,也需要具体的人落实。能落实善良的人是凤毛麟角,是宝贵的财富。
        就好像好好学习,考取好成绩,理论来说就是如此,但真正成绩好的就那么几个人。
        再比如兼爱非攻,理论上完全可行,但问题怎么实践?谁能打个样?结果谁都很难达到兼爱非攻的水平,无法将其落实在现实。
        所以理想是理想,怎么实践是另外一件事情。画眉丸希望妻子活下去,因为妻子是实践的人,比他更了解善良,如果妻子死了,他都不知道怎么实践。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嘴孔子了,孔子死了,但他的言行被弟子记录下来,于是大家可以效法孔子。孔子是个活生生的人,并不完美,甚至有些贪图享乐,说起来还一套一套的,但模仿他的言行确实可以实践仁爱,《论语》中的内容都很浅显,大家都可以跟着做。
        如果妻子死了,她的言行也能整理出一套《论语》,那画眉丸反而不会那么迷茫。毕竟虽然人死了,但实践的标准留下了。
        就好像悬梁刺股、萤囊映雪、闻鸡起舞,虽然实践的人已经死了,但他们把实践的方法留了下来,大家也可以学。
        画眉丸从小学的就是杀人,没学过实践平凡人生,所以他需要妻子做榜样,妻子实践,他跟着做。
        没有了妻子,他就不知道怎么实践。所以理论上存在一个美好的田园生活,妻子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她可以实践,然后画眉丸跟着妻子学习,这就是一个链条。
        这个链条也折射出了社会的运行原则:天理,劳心者、劳力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