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千零四十八章烦恼菩提 (2 / 5)

作者:龙之宫 最后更新:2025/11/1 19:01:10
        孔子讲道理是基于大家都知道周礼的基础,所以论语很浅显,因为讲的都是在一个基础下的行为规范,大家应该怎么做才能遵守周礼。简单就是《论语》的优势。

        而孟子就不能简单了,他必须要回答为什么大家要遵守儒家的规则?而不是遵守道家和墨家的规则?

        道家一毛不拔,墨家兼爱非攻,也不错啊,听起来一点也不比儒家差。别说春秋时代了,就算是二十一世纪也一样有吸引力。

        面对非杨即墨的情况,孟子只能去辩论。

        孟子还算运气好的,到了魏晋南北朝还出现了虚无主义,一切都毫无意义,反正大家都得死,什么孔孟、杨墨都没有意义。

        孟子遇到虚无主义,估计会说他们禽兽不如。

        这就是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越来越复杂。一反一正一合,破而不立,破而后立……各种各样的思想出现,各种各样的欲望出现,于是就变得不停地斗争……

        总之社会发展,是越来越多元。随着发展,三教合一、三教也在合流。甚至连明教、白莲教等等宗教都变成了大杂烩。

        因为大家都要争取更多的人,所以就会把不同的思想塞入自己的体系,也不管符不符合逻辑,反正就是加进来。

        反正各种各样的思想都加入之后,结果就是早上思考人生毫无意义,晚上思考吃火锅还是烧烤。看到寺庙进去烧香拜佛,看到圣贤雕像丢硬币祈祷……

        根本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思想,可以说是变来变去,今天感觉虚无,明天就希望升职加薪。因为都是被允许的,虚无主义就虚无主义,努力上进就努力上进,都是被允许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