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周公嫡长子继承制度,大宗小宗开始分裂,但最后土地都分没了,小宗什么都分不到。
推恩令之后,豪门继承官职,可以主导政策,于是大宗小宗都可以团结过来,形成门阀。
第三千六百七十五章时代变迁
周朝的时代,小宗团结在大宗身边,完全是因为周礼的规定,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全靠自觉。但显然只靠自觉是不行的,克己复礼完全是想多了。
到了汉武帝以后,察举制普及,大宗可以推举自己的子孙去做朝廷官员引导政策,这样一来小宗就可以团结过来了,因为大宗可以让政策对小宗有利,同时小宗的有能者也有机会得到推举。大宗和小宗的地位可以改变,谁拿到职位,谁构建政策,谁就是大宗,其他人都要追随大宗,或者说是追随政策。
但后来九品中正制,职位继承限于豪门之间,就是完全的垄断了。于是垄断职位的就是豪门,没有的就是寒门。
接着就是科举,豪门不能继承官职,豪门和寒门都得考试。谁得到功名,谁主导政策,所以寒门和豪门都得拼命地投入教育,力求得到功名。
豪门和寒门在一个游戏规则中博弈,最后形成了士大夫阶级。就有了大名鼎鼎的陛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
这个时候功名是无法继承的,反而随着科举的进化,还出现了罢免制度。也就是说士大夫要是做错事情还会被罢免,必须谨言慎行。
而这个时候哪怕贵族爵位可以继承,但主导政策的也已经不是贵族了,而是士大夫。士大夫的功名则无法继承,只能不断考试。但后来士大夫的身份也出现了垄断,分为了热籍和冷籍。
三代没有考取功名的士大夫就成为了冷籍,再想科举就得冒籍。不过只要有钱,这些都是小问题,直接找个热籍挂靠就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