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21寒雪桑痕里的跨域新章 (3 / 6)

作者:七情本舞心 最后更新:2025/11/23 8:11:29
        解决了混纺的核心难题,接下来的工作进展顺利。阿琳根据西洋冬季服饰的流行趋势,设计了三款蓝丝绒混纺面料:一款用深蓝丝与云绒羊毛混纺,加入金线提花,适合制作礼服外套;一款用浅蓝丝与驼绒混纺,质地轻盈,适合制作内衬;还有一款用渐变蓝丝与羊毛混纺,搭配西域的卷草纹刺绣,兼具中西方美学。

        陈老伯则对缫丝机进行了改良,增加了纤维张力调节装置,确保混纺时蚕丝和羊毛的拉伸力度一致。焉耆的匠人也带来了他们的特色纺织技法,在面料边缘织出精美的异域纹样,让成品更具特色。

        半个月后,当五十套蓝丝绒混纺礼服的样品摆在艾莲娜女士派来的验收专员面前时,对方惊讶得合不拢嘴。“这简直是艺术品!”验收专员抚摸着礼服的面料,赞叹道,“既有东方蚕丝的雅致,又有西洋冬季服饰的保暖性,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

        订单的难题迎刃而解,可外围桑园的抗寒问题依旧没有解决。风澈知道,这才是制约联盟长远发展的关键。他召集联盟的技术骨干和焉耆的匠人,召开了紧急会议,商量如何培育抗寒的紫纹蜜桑品种。

        “紫纹蜜桑原产于温暖的南方,虽然我们引种到乌蒙山后,已经培育出适应山地气候的品种,但抗寒性依旧不足。”守苗爷爷叹了口气,“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通过嫁接,将紫纹蜜桑的枝条嫁接到抗寒的桑树上。”

        “我们焉耆有一种‘雪桑’,耐寒性极强,就算在零下二十度的低温里也能存活,只是产叶量低,叶片的色素含量也少。”伊思玛仪说道,“或许可以尝试将紫纹蜜桑嫁接到雪桑上,结合两者的优点。”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此前从未有人尝试过。守苗爷爷眼睛一亮:“雪桑的抗寒基因如果能与紫纹蜜桑结合,说不定能培育出既抗寒又高产的新品种。伊思玛仪使者,能不能请贵城邦提供一些雪桑的枝条?”

        “当然可以!”伊思玛仪爽快地答应,“我立刻派人回焉耆,最快十天就能把雪桑枝条送过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守苗爷爷带领小石头和几位匠人,开始了紧张的嫁接实验。他们先将雪桑的枝条剪成小段,用桑枝炭火消毒,再在紫纹蜜桑的树干上切开切口,将雪桑枝条插入,用蚕丝线紧紧缠绕,最后涂上用松脂和桑汁调制的愈合剂。

        嫁接后的桑苗被搬进了保温温室,小石头每天都仔细记录着温度、湿度和桑苗的生长情况。可没过几天,第一批嫁接的桑苗就出现了问题——接口处发黑腐烂,雪桑枝条也渐渐枯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