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回忆录6
十三、太子监国与朝堂新风
南夏盛世的第十年,太子慕容瑾年满十五。按南夏祖制,太子年满十五便可参与朝政,慕容冷越有意让他历练,下旨令太子监国,协助处理日常政务。
风染霜深知太子监国是柄双刃剑,既能让他快速成长,也易成为朝堂暗流的目标。她特意召来太子,在坤宁宫彻夜长谈。
“瑾儿,监国并非虚名,而是要真正担起责任。”风染霜将一枚刻着“慎独”二字的玉佩递给儿子,“朝堂之上,人心复杂,你要记住三点:一不偏听偏信,二不急躁冒进,三不轻易许诺。凡事多问多思,若拿不定主意,便来问我或父皇。”
慕容瑾接过玉佩,郑重颔首:“母后放心,儿臣定当铭记教诲,不负父皇与母后的期望。”
太子监国的第一道旨意,便是整顿京郊漕运。京郊漕运负责京城粮草供应,近年因官员贪腐,时常出现粮草延误、损耗过大的问题。慕容瑾亲自带队前往漕运码头核查,查出三名主犯,按律革职查办,同时推行“粮账公示制”,让百姓监督漕运流程。
此举大快人心,却也触动了部分官员的利益。以礼部尚书王大人为首的保守派,暗中勾结,散布太子“年少气盛、苛待老臣”的流言,试图动摇太子的威信。
风染霜得知后,并未直接干预,而是让秋枫将王大人等人贪腐的证据,悄悄送到了太子手中。
慕容瑾聪慧过人,立刻明白母后的用意。他没有急于发作,而是在朝会上,先公布了漕运整顿的成效——京城粮草供应效率提升三成,损耗率降至历年最低,随后话锋一转,拿出王大人等人贪腐的证据,当众弹劾。
证据确凿,王大人等人无从抵赖。慕容冷越龙颜大悦,下令将王大人等人革职查办,流放边疆。经此一事,太子慕容瑾在朝堂上的威信彻底树立,保守派也收敛了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