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使得,布兵过重并不能产生太大的成效。
一方五千骑兵,万余步兵,算是经验性的合理搭配。
此外,先锋探路,往往会带上一些灭火、填坑的东西。
昔年,李谅祚受火墙阻隔,不幸丢命,主要是其没有任何破去火墙的准备,视野也不行,唯有硬冲。
一般来说,但凡是有点准备,火墙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大坑、铁钉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旦有了准备,陷阱的威胁就会相当有限。
五千骑兵垫底,则是为了防止有小规模敌军提前绕后包抄,形成左右夹击之势。
通常来讲,一旦做到了“三步策略”,通过雁门谷无非是伤亡几十人、几百人、上千人的区别。
“至于破去雁门关,臣以为可让一部分大军拖住周人主力军,余下一些士卒夺取小型关隘,通过小型关隘过雁门关,沿途摧毁良田。”
“如此一来,若雁门关主力军调兵拱卫良田,则主力兵力减少,可尝试设计破关;若雁门关主力军不退兵,则良田尽毁,边疆难以丰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