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不乏一些户部官员因大型赈济的财政问题遭到贬官、罢官。
也因此,面对大型赈济,户部往往谨慎不少,不轻易大肆拨钱。
当然,这并不代表不赈济。
不赈济,就有可能导致造反、起义频发,这也是大罪。
“百日割粮,蔡尚书仅赈灾三五十日,莫不是要饿死百万黎民?”左副都御史吕溱叱道。
“非是如此。”
蔡襄抚须,大型赈灾,他有不少经验。
“或可鼓励民间富户,接济赈灾。”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尽是“斯文败类”。
所谓的“鼓励民间富户,接济赈灾”,也即逼着百姓借粮!
从需求上讲,的确是得赈灾百日,让百姓收割了粮食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