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策英认真观读起来。
新帝登基,一个吉利的年号无疑是非常重要。
“熙——”
仅是片刻,赵策英就做出了决定,望向有“熙”字的两种年号。
熙河历练的经历,注定了他潜意识更偏向于熙宁、熙丰两大年号。
“熙宁。”江昭解释道:“熙为兴盛,宁为安定,取安宁繁荣之意。”
“熙丰,熙为光明,丰为富足,取富国强兵之意。”
年号的取法与谥号、庙号不一样。
谥号、庙号较为关注上一位使用者的水平,生怕上一任使用者水平不够,拉低了谥号、庙号的含金量。
年号,则是有着忌讳重复、谐音等情况,为的就是避免被视为“东施效颦”。
一如“永熙”,取国祚绵长之意,寓意上佳,也适合赵策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