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终究只是约定。”
董毡允许熙河一方设立茶马互市,榷场、并拉拢小型吐蕃部落,于边疆堡垒修建、黄河、洮河两岸交于大周镇守。
熙河一方,主要是裁军十余万,让常驻军队减少,从而给董毡一定的安全感。
这基本上就是誓约的要求。
因边军可战士卒近二十万的缘故,誓约肯定有威慑力。
但有威慑力并不代表不可能被违背。
须知,即便有着“庆历和议”盟约,西夏一方也没少对下属“约束不力”,致使陕西路需得常年大量驻军。
大周一方有了反打的机会,也是毫不犹豫的就违背“庆历和议”。
政权盟约,除了最初的几年有点“蜜月期”,往后都是纯粹的防备。
“董毡,还是得防着。”江昭说道。
董毡可不是什么善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