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
上首,赵策英手执朱笔,不时取过一些已经披红的奏疏,予以批示。
秘密建储,优点、缺点都是一目了然。
此法的重点,就在“秘密”二字。
储君之名,书于特制遗诏,非临终而不公之于天下。
从优点来讲,秘密立储无疑是让皇帝有了时刻“废储”的权力。
若是心有不满,朱笔一落,就可换掉储君。
与此同时,预备储君根本不敢有任何异动,甚至都不敢结党,生怕遭到“废立”。
一旦施行此法,皇帝的君权就可稳若泰山。
一如先帝,已然是无子的暮年皇帝,却也仍有不小的威视,龙威尤存。
反之,此法也意味着储君没法持续积势,从而导致储君并没有真正的东宫班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