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位朱紫大员的目光,起码有六成都是望向他。
这搁谁都得不自在。
哪怕是皇帝让些人突兀的盯着,怕是都得心中发憷。
几百位贡士站好,编铜钟磬长吟,场内尽是肃穆之气。
经左首之位的一位老者带头,官员与贡士齐呼万岁,行三叩九拜大礼。
“平身!”
一手抵着御案,手执朱笔批示奏折的官家赵祯,起身扫视阶下贡士,举止间尽显勤政爱民,又不失浩大威严。
半响,他两鬓微白,温和点头:“诸卿皆经州县磨勘、礼部遴选至此,可谓万里挑一。朕观尔等策论,有擅治河者,有擅边备者,亦有擅谏时弊者。”
“今日殿试,朕以【春秋对义】为题。诸卿当知,昔管子佐齐桓公九合诸侯,非惟兵戈之利,更在礼义之张。今我大周承平百年,然河北水潦、西夏窥边、吏治积弊犹存,诸卿且论治国当重名器乎?重实利乎?”
言罢,赵祯坐回龙椅,执笔处理奏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