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断然不可能照着臣子的要求去立嗣。
起码,这个时间段不行。
哪怕有了宰辅大相公逼宫,他也一定会一拖再拖,尽量的持续往后拖延。
一旦真正的立了皇嗣,他这个皇帝可就形同虚设。
甚至,与其立某一位宗室为皇子,他更愿意看到兖王与邕王明里暗里的争斗。
起码,还能有个制衡。
他这个皇帝,也仍然还是裁判角色。
这也是本来的剧情线上,官家赵祯的处理方法。
一拖再拖,拼命的拖,足足又拖了近十年的时间。
直到实在难以拖延,方才立了邕王为太子,进而导致宫变产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