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死后再封赏国公爵位。
一如晏殊,死后追封临淄公,号食邑一万两千户,实食邑三千七百户。
不过,因是去世以后再封的爵位,所谓的“实食邑三千七百户”也是假的,子孙一分钱也不能到手,并不能领到相应的粮食。
范仲淹,死后封汝南郡国公,号食邑两千三百户,实食邑六百户,也是一样的情况。
都是假的,就是图个好听,表示荣誉。
少部分官员是致仕以后,生前就封赏国公之位,代表人物是韩国公富弼。
号食邑一千八百户,实食邑四百户。
只要富弼活着,他年年都可以从朝廷领到四百户的粮食供养。
特殊例外的一些人,还没致仕就封国公,代表人物是韩章。
拜宰辅大相公之日,封仪国公,食邑八千七百户,实食邑三千户,妥妥的宠臣待遇。
过些年,韩章的封号还会变动,从仪国公转卫国公,再转魏国公,号食邑一万三千七百户,实实封五千四百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