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六百三十二个名字,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两千多个鲜活的生命,是多个家庭的牵挂。
第307章英烈村
他们想象着当年的场景——村口的老槐树下,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少年人攥着磨亮的刀,眼里是保家卫国的决绝,谁也不知道这一去,是否还能再看一眼家乡的月亮。
“太爷爷说,那时候村里的祠堂夜夜亮油灯,妇人们纺线织布,孩子们读书识字,谁都不提‘牺牲’二字,却都在心里默默等着。”
大长老的声音有些哽咽,指着路边一棵老槐树,“这棵树就是当年他们出发时拴马的地方,树皮都被缰绳磨平了,如今却长得这么茂盛。”
南汐看着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仿佛能看见当年树下的离别——有低声的嘱托,有强忍的泪水,有“等着我回来”的誓言。
而那些没能回来的人,他们的名字或许没刻在族谱最显眼的位置,却永远活在君家人的心里。
战星辰握紧了南汐的手,指尖微微发凉。
他想起太爷爷书房里那枚军功章,边角都磨圆了,太爷爷说那是他年轻时从战友身上捡回来的,却始终没找到战友的家人。
原来,这样的故事,在君家村不是个例,而是家家户户都藏着的伤疤。
“抗战胜利那天,村里放了一夜的鞭炮,却没人笑得出来。”大长老叹了口气,“回来的人抱着空荡荡的门板哭,没回来的人,家里就往祖坟上埋一抔家乡的土,算是让他们‘回家’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