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尔不相信,他用筷跑、云速、橙子手机工厂员工的待遇和福利,与华国的同行对比过,陈延森开的条件显然要更优渥。
但他是访谈记者,又不是辩论者,对陈延森的话不做评价,交给观众即可。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比深蓝电池的科学突破性、领域颠覆性和人类社会的贡献性,简单来说,森联资本极有可能获得本届的诺贝尔化学奖,你会带领团队亲赴瑞典领奖吗?”
斯蒂尔将话题引到了访谈的重点上。
此时,欧美地区的学术界、科技圈对陈延森的关注,90%都集中在深蓝电池上。
“或许吧。”陈延森对诺贝尔化学奖并未表现出太多热衷。
毕竟在他眼里,优先级更高的是人道薪火、钞票和漂亮的妹子。
诺贝尔奖每年评选一次,累计获奖人数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这奖项固然能提升森联电池的国际影响力,但也就仅此而已。
“你会对外授权锂硫电池的技术专利吗?”斯蒂尔提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