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跑C轮融资启动会的气氛格外轻松,所有人都知道,按眼下的发展速度,这次极有可能是筷跑在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一共五家投资机构,全都给了意向报价。
他们心里很清楚,多一个点的持股比例,将来或许就能多十亿美币、二十亿美币的收益。
“诸位的意向报价我都看过了,这一轮有五家入围,但估值上存在出入。
加上出让的股权比例有限,所以我会淘汰掉两家,以300亿美元为基准线,谁的报价高就选谁,很公平吧?”
陈延森缓缓开口道。
以筷跑的潜力,压根不缺投资人。
柳怡青暗自皱眉,从陈延森的语气里,她只读出了“强势”两个字。
在高盛工作多年,她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创始人,完全没把投资机构放在眼里。
可当她扫了一眼其他人的神色,却又不禁惊讶,每个人都面色如常,明显是认可了陈延森的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