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用户来说,外卖柜的出现解决了丢餐、拿错餐的风险,还提高了取餐时间的灵活性。
但对于住宅区,外卖柜就是个伪需求,这也是裴毅只在商业区推广的原因。
一周之后。
筷跑在YP区设立了17个站点,寇震带领地推商务团队,一条街、一条街地扫下来,将饿了么的平台商户,搬到了筷跑上。
双方的订单占比,很快就从1:9转变成了8:2。
至此,筷跑和饿了么的服务范围高度重叠,每天都在许汇、虹口、杨浦和静安四个大区激烈竞争。
饿了么甚至把新客补贴,一度提升到了20元立减的程度,针对老客,每天也有5-12元的立减红包。
到了这份上,所有的营销打法都失去了作用,就看谁更便宜,谁配送更快。
可当筷跑在日月光、中垠、泰富广场地区,投放的外卖柜越来越多后,饿了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眼见账上的资金即将耗尽,章旭豪不得不面对现实,自己做了三年的外卖业务,竟然输给了一家后来居上的模仿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