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莆一连巡视了十几家门店后,终于可以确认:老板在筷跑食堂的项目上,根本没想过赚钱。
一家筷跑食堂里,根据营业面积的大小不同,员工数量从15到30人不等,四十岁以上的员工占比有30%,人均税前工资7000元左右。
一二线城市的底薪标准更高,三四线城市的底薪标准略低一筹,但也就七八百元的差距。
“难怪网上针对筷跑食堂薪资标准的报道那么少,要是让人知道,老板给保洁人员都开五六千的工资,还不得群起而攻之啊。”
王中莆沉下心理清思绪后,忽然发现筷跑食堂的运营逻辑其实很简单。
首要的是把好食材品质关,在此基础上还要持续推陈出新,每个季度都推出不同的特色菜品,同时将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与服务体验这三块,逐一打磨到极致,便能稳定运营。
老板是要赚钱的!
但赚到的净利润,又给员工分了一半。
本来觉得筷跑食堂没前途的王中莆,瞬间来了兴趣,拉着团队开始深入研究东南、西南的饮食习惯、消费能力、商圈分布和竞争格局。
从而决定进军哪个城市、哪个商圈,是进购物中心还是社区街边店,并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料等资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