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例子中,有些已经开始有了《聊斋志异》里画皮,人鬼难辩般的诡谲。
严格意义上来讲,最后那个剪辑师把自己当成了导演科波拉,已经是精神问题的一部分了。
顾为经倒还远远没有到这一地步。
在他心中,这像是一场猜迷游戏。
东夏古代的文人,把写诗作赋当成了和友人之间的心智游戏。
典故,格律,韵脚都考究之极,不光把酒话桑麻、把酒聚亲朋、把酒说天下,听雨歌楼上,听雨客舟中,听雨僧庐下,皆代表了不同的人生心境。
连每一个字都极为的讲究。
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
思前想后,推敲推敲再推敲,直到那一个字终于对了,合上了主人心意,恰似最后一块拼图被补全,两支铜锣严丝合缝,不差分毫的合在一起。
在“镪!”的一声脆响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