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树懒先生询问顾为经会不会来到新加坡现场的时候,就告诉过他,对于一场展览来说,你只有站在来来往往的观众中,听着他们的轻呼,交谈,喘息,望着他们的脚步在大理石地面上摩擦,手挡嘴唇和友人低声交谈,亦或眉头紧皱不停的摇头。
当艺术家感受到游客们喜爱或者厌恶的情绪所产生的“温度”,让那种沙沙作响的宁静的喧嚣传入耳中。
在那一刻,他们才会完完整整的和一场展览链接在一起。
艺术家才能够获得最丰沛且最完整的参展体验。
展览的详细内容并不活在展台边的介绍板上,它活在每个观众的眼神之中。
一场成功的艺术展览也从来都不是由记者们的闪过灯以及镀金的大奖杯组成的。
这种切实的萦绕盘桓在艺术家与评论家身边的烟火气,才是一场展览最有生命的心跳之音。
当展览的心脏和你胸膛中的心跳一起跳动,他们才能意识到这是一场活着的有灵魂的展览。
艺术品是琴弦,展览是固定琴弦载体与共鸣腔,观众的喜怒哀乐,欣喜与淡漠是琴弦颤动发出的余音袅袅。
这些要素全部加杂在一起,便构成了一曲音乐的全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