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她到底为什么不参加沙龙展的动机估且不提。
不参加艺术展意味着没有曝光机会,没有曝光机会没有名气,也意味着根本找不到赞助人去赞助她进行“纯粹的艺术创作”。
赞助人制度从“自古以来”到“展望未来”,都是欧洲艺术生态体系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刨除马奈、德加少数几位富二代。
整体上在印象派不受巴黎的学院派待见的那些年里,印象派里那一大帮的穷哥们儿们,就指着几位沙龙展上认识的阔哥真爱粉的接济,才没饿死呢。
如果没有赞助人,十九世纪的画家最大的出路就是替别人画肖像,挣些辛苦钱。
又回到了那个问题。
不参加艺术展意味着没有名气,没有名气意味着作品卖不到好价钱,更接不到高级客户的订单。
那生存状态就是真的惨了。
工业革命时代,很多没有订单的底层无名画家连亚麻纺织画布都用不起,别说好颜料,价格相对的最低廉的棉画布一张都要翻来覆去的用上多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