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之所以能成为六部之首,就是因为吏部掌握着人事权,但自从保举制施行之后,吏部的权柄就大幅度缩水。
连带着他这个吏部天官,也变得有名无实,不得不向杨士奇靠拢。
如今朝廷恢复铨选,吏部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这个吏部尚书如何不喜。
其余几部尚书、侍郎,内阁、都御史等人,无奈附和:“皇上圣明。”
在于谦、杨溥看来无比棘手的弊政,就这么被废除了。
之所以这么容易促成,一是因为朝廷不追责,二是此举巩固了绝大数人的利益,除了顶级大佬,其他人都是受益的一方。
这些大佬被下面人硬推着,不得不顺应潮流,否则必被踩在脚下。
朱祁镇心中欢喜:果然,一切又如李先生所料,按这个局势发展,不用十年,朕之权柄必定比肩当初的父皇,甚至有所超越!
早朝散后。
李青不可避免的成了风云人物,口碑也成两极分化,有人骂他以邀直名,也有人对他心存好感,毕竟李青这一番操作,极大程度上巩固了他们的权力。
不过,终究是骂他的人更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