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群臣是赞同的,举双手赞同。
于谦是跟他们不对付,但于谦是文官,文官掌军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今得偿所愿,如何会拒绝。
先例一开,对他们的好处太大了。
于谦早晚会退,到时候即便他们不在了,后辈人也能顶上来。
大明施行的是科举制,但世袭依旧存在,朝中高官的子嗣,都可以直接进国学,不出意外都能混个小官儿当当。
若是运作的好,小辈再争气,达到父辈的成就并非不能。
此外,他们还善于投资,每逢科举他们便提前和考生打好关系,用各种手段、渠道给考生送钱,供其花销,算是提前结盟。
即便是后续没考中的人,他们也会提供回去盘缠,结个善缘,万一以后高中了呢。
这是明朝官僚体系的运作,且防不胜防,朝廷总不能把考生全羁押起来。
人家考生一口咬定银子是自己的,你还能抓起来严刑拷打不成。
明朝文官势大,也是基于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