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挺了解。”朱厚照插了句。
李青提前打了补丁,笑道:“我早前从太上皇那借阅了太祖至宪宗的实录,加之一些本就不是秘密,因此,对大明立国百余年来的政治,了解了个大概。”
顿了下,继续道:“太宗一朝二十余年都在大力建设,南征交趾,北击漠北,开运河,编撰永乐大典……加之班底足够硬,忽略了这方面的发展,待到了仁宣时期,二帝的精力,则更多用在了弥补太宗丰功伟绩下的过度消耗;
在当时,文官集团被太祖、太宗打压得太凶了,几乎快要摆烂了,为了照顾他们情绪,加之在太祖、太宗的威猛下,关外蛮族莫说侵犯大明,闻之便落荒而逃,且天下要大治,所以就没开展这个;
再然后主少国疑,好不容易扳回局面……你懂的。”
李青道:“其实,宪宗皇帝在继位之初,就有重开武学的心思,为了不发生大动荡,才只开了武举选士,后来改土归流,打漠北,对女真犁庭扫穴,清理冗员……为防止重开武学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搁置了……哦对了,这些是当初云游时,宪宗闲聊时提起的。”
话锋一转,李青轻笑道:“现在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
“弘治一朝,皇帝把文官的心俘获了。”李青阴险的说,“可以继续打压了,他们能承受的住!”
“嘶~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朱厚照恍然道,“原来父皇竟有这番良苦用心。”
呃,你是不是过分解读了啊,你父皇确是个不错的守成之君,却着实没考虑这么多好不好……李青无语,却不好明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