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清缓缓点头,态度不似之前那般,说话也不再硬邦邦了,道:
“武将虽多,可相比文官数量少太多了,即便悉数恩荫,也无大影响,嗯…,不知恩荫力度方面,先生可有腹案?”
李青颔首道:“百户以上,可获得一个子孙入县学的名额,千户两个;镇抚使可获得一个子孙入府学的名额,指挥使两个;祖上有战功的勋贵,也给一个入府学的名额,再往上的武将,亦或自己有军功、祖上有大功的勋贵,可入京卫武学,名额上限,两个!”
顿了下,“这是恩荫方面,武学开办自然是要向百姓开启的,当然,商贾除外,军户出身,亦或家中有从军者,考武秀才入县学时有加分项……”
李青一一讲述自己的计划。
杨一清越听越觉得精妙,不禁肃然起敬,道:“先生大才!”
军户出身有优待,能很大程度抚慰军籍百姓的心,家中有参军的有优待,亦是对募兵制度下的士卒回馈,
虽说加了分,可在诸多人加分的情况下,又回归到了相对公平。
至于农户,工户,这类群体早就解放了限制,享受了红利,也不会觉得很委屈。
退一步说,哪怕农户,工户家的子弟出不了头,也无伤大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