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说低于市场价两成,就是以市场价交易,只要有货他们也是千肯万肯,无他,所谓的市场价早就被击穿了。
市场确实有公价,奈何,不是谁想买,想买就能买,真正收购,必须要远高于市场价才行,就这,还得看人脸色。
就连大明商船上的一个伙计,到了海外诸国,那也是会被热情对待的,这些小人物也有一定能量,甚至能影响到货卖给谁。
事实上,每每商船抵达一个国家,王室与地方豪绅都会进行竞争。
这种现象发生在西方土财主的出现,以及栖息在周边诸国的佛郎机人的‘拉皮条’。
当然了,大明的商绅也不傻,见商品抢手,自然要提价,可即便如此,押送商船出海的‘小鬼’,依旧会再割一刀。
以至于,许多商绅都不给出海的伙计发工钱了。
可即便如此,押送商船出海的活计,依旧都抢着干。
对买方来说,有货就能赚钱,你不买,别人会买啊,谁买谁赚,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本来海上贸易的利润早就开始疲软了,多亏了西方土财主的‘仗义援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