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是直隶,与京师联系密切,棉麻市场率先给出反馈,逐渐开始有大富坚持不住,含泪贱卖棉麻。
然而,随着市场棉麻越来越多,即便打骨折价,以往年市场价出售,也难以销售。
一是,百姓手中不缺棉麻,且一部分百姓手里的棉麻,也富裕的不行。
二是,实在供过于求,几乎整个大明的棉麻储备,都流向了江南,根本消化不了。
无奈之下,只好再降价,可不管怎么降,就是卖不出去。
都降到脚后跟儿了,仍是无人问津。
无他,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还会降!
不得已,金陵大富只好壮士断腕,开始向大明各地倾销,然,好戏不长,随着金陵这边越来越多的大富不计成本的卖出,苏杭两地也很快撑不住了。
这还不算,杨慎、陆炳还在明里暗里唱衰,种种条件加持之下,大富们的天塌了……
当此时也,李信回来了,带着从‘西方诸国’采购的大量棉麻闪亮登场,由南游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