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时候只要不太过分,并实心干事,皇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朱厚照自也不能免俗,亦无法免俗。
刘瑾也是被逼急了,完全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一股脑的泼脏水,从六部到内阁,除了杨一清,挨个喷个遍。
刘瑾倒不是对杨一清优待,而是……杨一清确实没把柄可抓,甚至连冰敬、炭敬都没收过。
也正因如此,杨一清才始终无法像杨廷和那般,成为文官集团的领袖人物。
当然,杨一清之所以能做到如此,是因为他腕足够大,来内阁前他可是三镇总兵,妥妥的实权人物,如若从一开始就走文官晋升路线,大概率做不到这样。
你不拿,别人怎么拿?
别人拿不到,自然不会唯你马首是瞻,与你同仇敌忾。
基于此,杨一清这个内阁次辅,一直处于边缘透明化。
刘瑾的撒泼式打法还是很有效的,被他攻击的官员多露出忌惮之色,唯恐再争辩下去,刘瑾还没斗倒,自己先垮了台……
哼哼,想斗倒咱家,嫩点儿……刘瑾见此情况,惶恐尽数褪去,继而升起一股浓浓的鄙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