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有些不好意思,讪讪道:“不是奴婢聪明,是皇上您说两个永青侯都是非常牛的存在……”
“从情理上来看,朕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能比肩第一个永青侯的人,唯有入朝即巅峰的第二个永青侯。”朱厚熜艳羡道,“毕竟……那可是上来就斗倒三杨之中风头最盛的杨士奇的人物,正统之后的大明轶闻录创作者最可能就是他了,唉,朕咋就没遇上这样的臣子呢,又能干,又跟皇帝统一战线……”
叹了口气,朱厚熜脸上的艳羡改为狐疑,不解道:“只不过,他明明是正统朝入仕,为何不写正统朝呢?”
黄锦挠挠头,好奇道:“皇上何以认为,大明轶闻录前后创作者是两任永青侯呢?”
“这你就不懂了……”朱厚熜幽幽说,“有些事不是靠聪明、靠阅历就能做到的,唯有亲身经历才行。”
说到这,他轻轻笑了,似是自嘲,又似是惊奇:
“就拿这《大明轶闻录》来说,参照实录就会发现,它比实录还真实,你说好笑不好笑。”
黄锦没笑。
因为皇帝看似在笑,实则没有丁点笑意,神情满是复杂,充斥着无奈、悲哀、气愤……
见状,黄锦忙捡好听的说:
“皇上英明神武,奴婢也觉得是这样,大明立国百余年,除了开国功勋之外,就属两个永青侯最耀眼,且都是屹立在人臣巅峰之人,这样的大作非他二人莫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