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没饿肚子,百姓也不觉得日子苦,这就够了,好与不好,也不是李青说了算。
若按后世的幸福标准,那大明的盛世就是个笑话,甚至极端一点,就是地狱般的生活。
可事实上却是,哪怕气候恶劣之下的大明百姓,也要比前朝,前前朝,前前前朝……要好,要好太多。
时代如此,容不得太贪心。
三月初,送去京师的奏疏有了回信。
朱厚熜没多说什么,只是说会修、要修,但要好好考量一下,李家可先行准备,待准备差不多了,再递送奏疏进京,届时,朝廷会出台相应国策。
李青知道朱厚熜要面对的压力,自不会再强求苛责,只是让李雪儿按照朱厚熜的要求去做,等朱厚熜平衡好之后,再一鼓作气。
李雪儿满口答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铸造速度。
百日之期越来越近,李青却觉得自己好似什么也没做,有种虚度光阴的罪恶感。
其实,他做的也不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