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么说,众监生学子失望之色消弭,再次生起积极性,纷纷望向赵贞吉。
赵贞吉深吸一口气,开始进入状态:“中庸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这段话的意思,不需我说,诸位也都明白。”
“其实,知行合一的理念与《中庸》中的这段话,没有什么区别。”赵贞吉说道,“孟子云:食色,性也,也是同理。”
“心学的诸多理论,我已然讲的差不多了,诸位也都有了大致认知,可还是许多同学,仍是真正明悟……诸位同学,你们觉得自己真听懂了王学吗?”
人群中,一人举手。
赵贞吉随便挑了一个,让他作答。
“赵老师,王学令人向往,却又实令人困惑,学生有时觉得自己懂了,有时又觉没懂,有时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有时又觉自己……不可能做到,懵懵懂懂,难以自知。”
学生苦恼又迫切的问,“赵老师可否能明明白白的告诉学生,这心学,究竟能不能学,能不能学得会,我们能不能如阳明先生一样?”
这个问题在尖锐,也太刁钻,同时,也是这许许多多的学子心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