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忿忿不平,白皙的脸蛋都有些气红了。
显然,在大萧条余波未消的日子里,玛丽作为家庭主妇,更希望看到的是本土经济的复苏,而不是去干涉别国的事。
“一战就是教训,我们正在被银行家和军火商拖进战争。”
“纽约的犹太银行家,就是想让美国人为他们的欧洲同胞打仗。”
乔治附和着,他出生于1899年,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见识过战争的惨烈,所以坚定反对战争。
恩尼只是给自己续了一杯咖啡,“嗯嗯啊啊”回应着乔治和玛丽。
虽然罗斯福在“炉边谈话”的广播讲话中,解析过援助英法的重要性。
但大部分美国民众,却都是“孤立派”,也就是所谓的孤立主义,认为欧洲的战争跟美国没有任何关系,也因此各种阴谋论频出。
别说他父母这样的平民了,甚至很多大学教授,都在宣扬孤立主义。
报纸上也都故意放出很多战场上的血腥照片,来让民众对战争感到排斥和恐慌。
虽然恩尼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但这也是时代的大潮,他也只能随波逐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